文化
內(nèi)容來源:本文內(nèi)容來自奇點不奇(ID:zenglin776)
人和人的距離,到底是怎么拉開的?
有人說,是因為選擇,選擇大于努力,要緊跟趨勢。
有人說,是因為努力,人生會面對無數(shù)的選擇,但只有努力才是最根本的底色。
有人說,是因為能力,努力不一定有效果,關鍵還是能力的提升。
這些答案,貌似都對。
但問題是,現(xiàn)在很多90后甚至00后,短短幾年時間就實現(xiàn)了財富自由。
你說TA比你努力?你上班從來都是996。
你說TA選擇對了?你也一直在緊跟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人工智能的大潮。
你說TA能力比你強?這一點連你自己都不會相信。
到底是因為什么?
選擇、努力、能力……這些看似重要的原因,其實都只是比較表面的解釋。
支撐你選擇、支撐你努力、支撐你能力提升的,最根本的內(nèi)核,是你的觀念。
觀念不同,即使面對同樣一個事物,看到的東西也是完全不一樣的。
普通人看見樹木,高手看見整片森林。
史鐵生說過一句話:人與人的差別,大于人與豬的差別。
任何一個人和任何一頭豬之間的差別,是恒定的、可量化的。但是,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則會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。
事實上,我們都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,只是偶爾會有交集。
一、觀念提升比能力提升更難
2014年7月,我來到北京。至今已有5個年頭,這期間我入職過兩家公司。
第一家公司,我最開始做了一年的程序員,后來轉崗做了運營。
轉崗后,我從運營專員做起,7個月后,升職為運營經(jīng)理,又過了7個月,升職為運營副總監(jiān),再過了5個月,升職為運營總監(jiān)。
撕裂般成長的速度,帶來的卻是撕裂般的痛苦,而撕裂般的痛苦,又反過來逼著我去撕裂般的成長。
一個人的時候,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就可以了,非常輕松,但開始帶團隊后,痛苦就接蹤而至。
為什么會痛苦?
雖然我的職位升級了,但是我對待工作的觀念還沒有完全升級,還是原來作為一個執(zhí)行者的思維。
凡事總想著親力親為,不愿意花時間培養(yǎng)員工,不知道如何管理目標......
直到后來我才明白,有的時候,你觀念的改變,恰恰來自于你對痛苦的反應。
有了痛苦怎么辦?
有的人選擇放任痛苦,有的人選擇解決痛苦。
我選擇了后者,我不想被困在原地。
我開始大量讀書,因為我相信,我遇到的問題,別人肯定也遇到過,書里一定能找到答案。
通過讀書,我明白了,我缺的是管理能力。
其中讀到的最重要的一本書,是管理學大師彼得·德魯克的經(jīng)典著作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。
從那以后,我對痛苦竟然有了完全不同的認知。
每個人都排斥痛苦,我也不例外,但真的當你有了痛苦后,你應該怎么辦?
反正埋怨痛苦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,我反而覺得應該感謝痛苦,因為它給了你一次改變自己的機會。
痛苦在我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,既然無法避免,唯有正面面對。
羅曼·羅蘭說,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,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它。
但很多人,在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,終究還是少了些勇氣。
為什么觀念的改變會如此之難?
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思維定式里,就像一個牢籠,把你困得死死的,而最可怕的是,你是這個牢籠最忠實的捍衛(wèi)者。
如果一個打工者不升級自己的觀念,即使換再多的工作,能力再怎么提升,也還只是一個高級的打工者。
如何才能改變觀念?我自己的經(jīng)驗。
一是你的生活出現(xiàn)了重大變故,你面對重大痛苦時,你主動尋求改變;
二是你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(tài),遇到與自己觀念不同的時候,不要著急否定,而要靜下心來思考;
三是給自己一個承諾,終身做個學生。
二、你的思維決定你的階級
所謂的高手,腦袋里都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。
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么你升職加薪的速度是烏龜型,但有的人卻是火箭型?
這是因為,他們明白一種叫做“工作杠桿率”的東西。
什么是工作杠桿率?
隨著你所做工作的產(chǎn)品或者服務到的人增多,如果你付出的邊際成本沒有降低甚至越來越高,這就說明你的工作杠桿率比較低。
反之,如果邊際成本下降很快甚至為零,那么工作杠桿率就高。
工作杠桿率低的工種有一個特性:簡單、重復性、機械性。比如出租車司機,比如流水線工人。
你可能早就忘記了中學時期學過的杠桿原理,但阿基米德說的這句話你一定記得:“給我一個支點,我就能撬起地球?!?/span>
這句話可以很好的詮釋工作杠桿率的本質(zhì):用最小的代價,起最大的作用。
也可以換一種說法:如何將你的單位時間用得越來越有價值?
怎么來衡量?有兩條判斷標準:
一是所花的時間最小化;
二是造成的影響最大化。
這是高手和普通人的重要區(qū)別,為什么別人比你更值錢?
因為TA的工作杠桿率高,TA花最少的時間,造成最大的影響,TA當然比你更值錢。
從表面看,這有投機取巧的嫌疑?;ㄗ钌俚臅r間,造成最大的影響,這不就是投機取巧嗎?
還真不是,這其實是一種逼迫你從更高層次去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,而不是讓你僅僅在問題的表層做重復性的努力。
層次越高,抽象越深,作用越大。
舉幾個工作杠桿率高的例子。
如果某項重復性的工作,通過開發(fā)工具,提高了自動化的程度,那這就工作杠桿率高,因為這可以顯著的減少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的時間。
用心培養(yǎng)新員工,使其能快速的成長,幫你分擔更多的工作任務,這對你來說就是工作杠桿率高。
學習也是一件工作杠桿率極高的事,雖然要花不少時間,但未來給你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。
需要注意,工作杠桿率高,并不是指某一種或某幾種特定的工作,而是每一種工作,都可以提高工作杠桿率,這是一種思維方式。
很多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所做的工作,有沒有可能提高工作杠桿率,而總是在低水平的重復。
我們總是習慣用忙碌來麻痹自己。
所以你就知道了,為什么你升職加薪的速度這么慢了,因為你一直在做最表層的工作,從來沒有從更深的層次去解決問題。
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價值,就別用增加工作量的方式來衡量自己,而要挖的深一些,從更深層次去提供價值,挖得越深,威力就越大。
在我初入職場時,我的老領導經(jīng)常問我一句話: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?
這句話總是能讓我去思考更好的解決辦法,也讓我養(yǎng)成了先思考、再行動、再反思的習慣。
感謝我的老領導。
前段時間發(fā)了一篇文章,里面提到了賺錢的4層境界。
第一層——打工者:同一份時間,出售一次。
第二層——成長者:同一份時間,出售兩次。
第三層——IP者:同一份時間,出售多次。
第四層——資本者:用錢買別人的時間,創(chuàng)造了價值,然后再賣出去。
成長者相對打工者來說,杠桿率就更高,雖然兩者花的時間是一樣的,但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卻大不相同。
IP者是同一份時間出售多次,這天然就是高杠桿率的工作,它完美的符合了高杠桿率的2種標準:所花的時間最小化、造成的影響最大化。
而資本者,把低杠桿率的事都外包出去,比如請助理,比如請司機。而TA去做對TA來說杠桿率更高的事,比如學習,比如研究商業(yè)。
這里需要注意,杠桿率的高低是相對的,而不是絕對的。比如寫作,對絕大多數(shù)人來說都是杠桿率極高的工作,但對馬云來說就不是。
所以,不管你在什么位置,就從你現(xiàn)在的位置出發(fā),去思考,去分析,怎么能夠提高你當前工作的工作杠桿率。
對每個人來說,可以遵循這三個基本方法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杠桿率:
減少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的時間;
增加一項工作帶來的影響;
外包低杠桿率的工作,將時間分配到高杠桿率的工作上。
這其實是符合二八原則的,你要把大量的時間,花在那20%的高杠桿率的工作上。
如果你嫌自己掙得少,那你最好檢查一下自己的工作杠桿率。
切記,不要通過增加工作量來解決問題。
再進一步說,工作杠桿率的本質(zhì),其實是效率。
社會的進步,就是一個高效率淘汰低效率的歷史。
汽車淘汰馬車,筆記本淘汰臺式機,智能機淘汰功能機……
我在判斷一個企業(yè)的時候,有一個基本的框架,總結成一句話就是:始于價值,長于效率,優(yōu)于體驗,毀于科技。
為什么會毀于科技?
因為科技的進步,必然帶來效率的提升,所以如果你不想被淘汰,那你就只能自己革自己的命,用新技術和新工具來武裝自己。
為什么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?因為效率高。
為什么知識付費這么火?因為學習效率高。
為什么知識付費加社群越來越火?因為學習效率更高。
追求高杠桿率,其實是在追求效率。
三、混沌中尋找你人生的秩序
很多人都在說底層能力,底層能力到底是什么?
所謂的底層能力,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看世界的認知框架,我們通過認知框架去建立信息的秩序,再建立自己內(nèi)心的秩序。
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那種茫然無措的狀態(tài)一路走過來的,因為沒有認知框架,所以我們每天都面對著海量的正面的、負面的信息,任其沖擊我們的情緒,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置。
我曾在梁寧老師的《產(chǎn)品思維30講》里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。
19世紀70年代后期,婦產(chǎn)科醫(yī)生斯蒂芬·塔尼去巴黎動物園散步。
那時候相當于中國的清朝,雞鴨等都是動物園里的觀賞動物。在動物園里,他看到了小雞的孵化器。
斯蒂芬看到了從小雞孵化器中剛孵出的小雞,在溫暖舒適的環(huán)境中蹦蹦跳跳,他頓時有了一個想法。
他聘用了動物園的家禽飼養(yǎng)員奧迪爾·馬丁,兩人合作用小雞孵化器的模式,制作出了人類的嬰兒恒溫箱。
你要知道,19世紀末期新生嬰兒的死亡率高得驚人。
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之后,嬰兒恒溫箱成為了美國每家醫(yī)院的標配,讓1950年到1998年,近50年間新生兒死亡率降低了75%。
研究認為,嬰兒恒溫箱的發(fā)明對公共健康起了巨大的保護作用,超過了20世紀其他任何一項發(fā)明。
因為它是在生命之初提供了幫助,讓一個新生兒擁有了人生。
這么偉大的發(fā)明,卻來自于一個醫(yī)生去逛動物園,看到的小雞孵化器。
他為什么會因為小雞孵化器而聯(lián)想到人類的嬰兒恒溫箱呢?
因為他有慈悲之心,他想解決新生兒死亡率高的問題。
當你為某件事感到痛苦,當你面對痛苦時的起心動念,當你想要解決這個痛苦,也許,你會因為日常的一個小事而受到啟發(fā)。
你的思維升級了,你的工作杠桿率提高了,你的效率提升了,但這并不是你追求的終點,這些都只是為你服務的工具。
人工智能時代,機器的效率必然高于人,我不想你成為一個只追求效率的機器。
生而為人,唯愛不可缺。
上個月,馬化騰在朋友圈寫到:科技向善,我們新的愿景和使命。
短短4個字,足夠簡潔,足夠明確。
茨威格說,對于一個人來說,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在人生的中途,富有創(chuàng)造力的壯年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此生的使命。
世界總是混沌一片,在混沌中,尋找你人生的秩序。
Reference:
1、《聰明的職場人都懂得提高“工作杠桿率”》@微信公眾號Linkedln,作者EdmondLau
2、《為什么你掙得比別人少》@微信公眾號Linkedln,作者崔鵬
3、《過去五年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個概念和兩個行動》@微信公眾號學習學習再學習,作者師北宸
4、《梁寧-產(chǎn)品思維30講》@得到APP,作者梁寧
5、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,作者彼得·德魯克
*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本平臺立場。
新聞檢索
推薦閱讀
全國客服電話
AM9:00-PM18:30
0592-5362996
福建傲農(nóng)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,地址: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(qū)石亭鎮(zhèn)興亭路和寶蓮路交叉處, AONONG
? 2011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11012412號-1